山西为建材工业转型升级指路
调结构 去产能 补短板 强自律
《山西省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实施方案》近日出台,明确提出要通过调结构、去产能、补短板、强自律等措施,扎实推进建材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有效提高全省建材工业的运行质量和效益。
《实施方案》确定了我省建材工业主要目标: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。到2020年,建材产品深加工水平和绿色建材、矿物功能材料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品比重稳步提高,质量水平和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,绿色建材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提高到20%以上;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高。到2020年,压减水泥熟料产能1000万吨以上,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,各行业产能利用率回到合理区间;节能减排水平进一步提升。到2020年,节能减排水平明显提升,建材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8%,氮氧化物和粉尘排放总量削减8%;行业整体效益进一步增强。行业运行规范有序,经济效益稳步回升,建材工业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。
我省将严禁新增过剩产能,依法退出落后产能。环保部门对污染物排放达不到要求或超总量排污的,实施按日连续处罚;情节严重的,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,责令停业、关闭。能耗超限额的,应在6个月内整改达标;确需延长整改期限的,经申请可延长不超过3个月的期限;逾期仍不达标的,依法关停退出。产品质量达不到国家强制性标准的,依法查处并责令整改,6个月内未整改或整改仍不达标的,依法关停退出。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安全生产条件达不到要求的,立即停产整改,6个月内未整改或整改后仍不达标的,依法关停退出。属于淘汰类工艺技术与装备的产能,要立即关停退出。
在推进联合重组方面,在水泥行业支持优势企业搭建产能整合平台,利用市场化手段推进联合重组,整合产权或经营权,优化产能布局,提高生产集中度。鼓励企业间探索以产能互换、生产线互换、租赁、托管、交叉持股等方式进行联合重组,按区域形成核心利润区。
在加快转型升级方面,鼓励企业提升水泥品质,发展高端玻璃,发展新型陶瓷,推广新型墙材和开发新型材料。
在深化行业自律方面,支持行业协会等组织通过公约形式建立仲裁制度、黑名单制度和行业行为规范等行规行约,深化行业自律。